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西环路8号1幢4-9 transitory@msn.com

公司简讯

潘展乐劲敌或因抑郁症退役?罗马尼亚泳协主席披露波波维奇健康隐忧

2025-08-06

新加坡世锦赛的泳池边,一场关于 “速度与生命” 的博弈正在悄然改写剧本。罗马尼亚泳协主席波泰克近日证实,该国天才选手大卫 - 波波维奇因长期受抑郁症困扰,可能在本届世锦赛后告别赛场。这位曾以 46 秒 86 打破男子 100 米自由泳世界纪录的 20 岁少年,在泳池内外的双重战场上面临人生重大抉择。

一、泳池内外的 “双面人生”

波波维奇的职业生涯充满戏剧性。2022 年布达佩斯世锦赛,17 岁的他横空出世,以 46 秒 86 的成绩将尘封 13 年的世界纪录踩在脚下,成为继索普之后最年轻的短距离自由泳霸主。然而,当聚光灯聚焦于他的辉煌时,无人知晓这位天才少年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挣扎。

波泰克透露,波波维奇在新加坡世锦赛开幕前三天曾萌生退赛念头:“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希望做到最好,但抑郁症让他连日常训练都难以维持。” 这种完美主义倾向既是他突破人类速度极限的动力,也成为锁住他的枷锁。在巴黎奥运会上,波波维奇虽在 200 米自由泳中夺冠,却在 100 米自由泳决赛中不敌潘展乐,以铜牌收场。赛后他坦言:“游泳不是人生的全部,我才 20 岁,我渴望去外国大学读哲学。”

波波维奇的困境并非孤例。近年来,抑郁症已成为困扰运动员的 “流行病”。美国体操名将拜尔斯因爱游戏app网页版入口最新版心理问题退赛、网球明星大坂直美多次情绪失控、“飞鱼” 菲尔普斯公开抗郁经历……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顶级运动员的心理防线往往比想象中脆弱。

职业体育的高压环境是重要诱因。波波维奇虽在世锦赛上击败潘展乐、查尔莫斯等名将,但罗马尼亚的经济条件无法为他提供与对手相当的商业回报。据透露,他的赞助商收入甚至不及潘展乐一个矿泉水代言。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落差,叠加社交媒体时代的舆论放大镜效应,让年轻运动员的心理危机呈指数级增长。正如波泰克所言:“他只是个孩子,却要在全球观众面前承受‘必须完美’的期待。”

潘展乐劲敌或因抑郁症退役?罗马尼亚泳协主席披露波波维奇健康隐忧

三、中罗 “飞鱼” 的宿命对决

波波维奇与潘展乐的竞争,堪称短距离自由泳的 “双雄会”。2024 年多哈世锦赛,潘展乐以 46 秒 80 打破波波维奇保持的世界纪录;巴黎奥运会上,他又将成绩提升至 46 秒 40,将人类速度极限推向新高度。而波波维奇在 2025 年欧锦赛中游出的 46 秒 71,不仅刷新欧洲纪录,更让这场对决充满悬念。

然而,新加坡世锦赛却意外上演 “反转剧”。潘展乐在 100 米自由泳半决赛中爆冷出局,成绩较个人最佳慢了 1.41 秒。赛后他沉默以对,而波波维奇虽以 46 秒 84 晋级决赛,却在领奖台上难掩疲惫。这种 “此消彼长” 的竞技态势,背后折射出两位顶尖选手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潘展乐承受着卫冕压力,波波维奇则在抑郁与热爱间艰难摇摆。

四、当速度遇见生命:天才的救赎之路

波泰克透露,波波维奇对哲学的热爱或许能成为他的救赎。这位布加勒斯特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尤其钟情于古罗马斯多葛学派 “控制可控之事” 的哲学理念。他曾在采访中引用塞内加的名言:“最强大的人是能控制自己的人。” 如今,这句话更像是他与抑郁症对抗的宣言。

对于波波维奇的未来,波泰克持开放态度:“如果他决定继续,那将是一个新奥运周期的开始;如果他选择离开,我们也会尊重他的选择。” 这种态度与罗马尼亚泳协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健康的重视一脉相承。2023 年,该国曾为波波维奇配备专职心理医生,并调整训练计划以缓解其压力。

五、中国泳坛的机遇与挑战

波波维奇的可能退役,或将重塑男子短距离自由泳的格局。潘展乐在新加坡世锦赛的失利,暴露出中国选手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短板。他的教练团队已着手调整训练计划,增加心理抗压训练比重。而年轻选手如 12 岁的于子迪,正在被寄予厚望。

但中国泳坛更需警惕 “过度依赖明星” 的风险。波波维奇的案例警示:当运动员成为国家荣誉的符号时,其个人价值极易被异化。如何在竞技成绩与身心健康间找到平衡点,将是中国游泳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夜幕下的新加坡泳池,波波维奇的泳道空无一人。这个 20 岁少年的命运,或许将成为体坛重新审视 “成功定义” 的转折点。当速度与生命的天平倾斜时,如何选择,不仅关乎个人,更折射着整个体育界的文明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