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 日,“湾区同心 全运同行”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 100 天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标志着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这一国家级体育盛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当晚,备受瞩目的火炬 “绽放”、颁奖礼服及残特奥会奖牌 “同心暖” 三大核心元素正式亮相,以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语言,诠释 “融” 与 “荣” 的深刻内涵。
一、火炬 “绽放”:科技赋能的文化符号
作为赛事的标志性载体,火炬 “绽放” 以 “融” 与 “荣” 为核心设计理念,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深度融合。火炬主体采用高强度 3D 打印不锈钢与耐温铝合金材质,通过模块化集成工艺打造,高 760 毫米、净重 1.6 公斤,兼具轻量化与耐用性。其金色外观象征礼花绽放的璀璨瞬间,与赛事会徽 “同心礼花” 形成视觉呼应。
从工艺细节看,火炬顶端焰口以 “波浪” 状会徽造型呈现,既呼应大湾区 “勇立潮头” 的改革精神,又暗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底部牡丹纹印则寓意在祖国关怀下三地 “人心相通、团结奋进”。设计团队负责人何也透露,火炬采用特殊耐高温漆面处理,确保燃烧后仍能保持金属光泽,同时通过抗风抗雨测试与跌落实验,保障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值得关注的是,火炬内部气瓶可替换,支持 20-30 分钟持续燃烧,火焰高度在 250-400 毫米间动态调整,即使在强光下仍清晰可见。
二、颁奖礼服:非遗技艺的当代诠释
颁奖礼服以中华传统服饰马面裙为核心设计语言,通过改良重构展现 “古今对话” 的美学张力。裙身保留经典的及踝长度与工字褶廓形,高立领与一体式剪裁凸显东方女性的典雅气质,粉色主色调象征青春活力与希望。
设计团队将粤绣 “一枝独秀” 工艺融入裙门图案,以三蓝绣技法呈现牡丹花从裙摆向上延伸的动态,既隐喻运动员突破极限的竞技精神,又暗合 “花开富贵” 的美好期许。值得注意的是,礼服采用可降解环保面料,在保证垂坠感的同时践行绿色办赛理念,其设计方案历经数十轮修改,最终从 70 余套备选方案中脱颖而出。
三、残特奥会奖牌 “同心暖”:包容性设计的典范
残特奥会奖牌 “同心暖” 延续 “绽放” 主题,在工艺与人文关怀上实现双重突破。奖牌顶端挂钩采用岭南特色 “镬耳屋” 造型,寓意 “拔得头筹”;正面镌刻会徽与海浪纹,背面以港珠澳大桥为背景,吉祥物中华白海豚浮雕高擎火炬,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
最具突破性的设计在于奖牌背面创新性地嵌入盲文标识,视障运动员可通过触摸感知 “残特奥会”“金牌” 等文字,将荣耀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实体。奖牌整体采用双色电镀工艺,金色镀层与银色基底形成视觉对比,重量控制在 350 克左右,兼顾美观与实用性。
四、文化基因的深度融合
此次发布的三大元素均融入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火种盆 “鼎盛同心”(又名 “同心鼎”)以商周青铜器 “花觚” 为灵感,顶部三瓣礼花同根共绽,象征三地 “同根同源、携手并进”;火种灯 “星火筑梦” 则融合广东连平花灯与镬耳屋元素,中部三根支柱代表粤港澳三地共同托举梦想。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技术大学李立全团队承担了火爱游戏登录网页入口种盆设计任务,成为全国唯一参与赛事核心项目的高校团队。该团队耗时近 5 个月,从《古文观止》等典籍中汲取灵感,最终让传统礼器与现代体育精神实现跨时空对话。颁奖音乐同样以岭南名曲《彩云追月》为基底,融入三地钟声,在颁奖时刻奏响 “湾区共鸣”。
五、筹备进程与赛事展望
随着三大核心元素的发布,赛事筹备进入实质性冲刺阶段。目前,68 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竞赛场馆改造全面收官,总日程正式公布。十五运会将于 11 月 9 日至 21 日举办,残特奥会紧随其后于 12 月 8 日开幕,这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性综合体育赛事,也是残特奥会首次走进港澳地区。
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的设计成果不仅是视觉符号的呈现,更是 “一国两制” 制度优势的体现。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启动仪式上强调,要通过赛事 “呈现一场彰显制度优势、凝聚团结力量、展示湾区特色的体育盛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与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均表示,将举三地之力确保赛事 “简约、安全、精彩”,向世界展示大湾区的开放包容与创新活力。
从火炬传递路线到场馆运行方案,从无障碍设施建设到志愿服务体系,粤港澳三地正以 “绣花功夫” 推进各项筹备工作。这场以 “绽放” 为主题的体育盛会,不仅是竞技实力的较量,更是文化认同的凝聚 —— 当火炬在大湾区 11 城传递,当颁奖音乐响起,当奖牌挂在运动员胸前,“同心同源、深度融合” 的理念将化作最生动的实践。